自2007年工作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十年弹指挥间,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中间的酸甜苦辣,如不是亲身体会,决不能感同身受。记得我刚入职时,我的学工办主任经常跟我们说一句话,辅导员老师应该具备“鹰的眼睛,兔子的腿,蛤蟆的肚子,婆婆的嘴”,也就是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行动力、执行力,要有强大的内心,有容忍力,要不厌其烦,需要强调的事情不止是要说三遍,也需要调解能力。这句话一直到现在也在影响着我,不断的问自己,这几样能力是否已经具备。
从刚参加工作时对待这份工作作为一份职业开始,到现在真正当做事业来做,确实有很多心得体会,总结起来,我的个人体会是,辅导员工作需要具备“四个心”,需要处理“三个关系”。
“四个心”分别是爱心、耐心、细心、上进心。
首先,是要有爱心。这份爱是对职业的爱,是对学生的爱,对周边人和事的爱。竞聘学工办主任时,我抽到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干一行,爱一行”,当时有同事还把我的回答录音了,在我产生不良情绪时,就放给我听,颇有一种“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的意思。我当时说的是:“对于辅导员一行,从刚开始的盲目无头绪、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时不时的烦躁抵触甚至职业倦怠,再到现在真正的了解学生管理其中的规律并乐在其中,这个过程让我知道,我是真正爱上了学生工作,我愿意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前行”。
对学生的爱,要体现在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好他们的指引者和领路人。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学生都是明事理,懂道理的,在很多事情面前,只要我们和学生交心,是可以取得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的。
2015年10月,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需要我们学院在弘善苑居住的近两百男生搬至东校区崇礼楼(东校区最东北头的一栋楼),我们所有的课程都在主校区,而且当时那部分男生已经上大三,并且搬去的宿舍在崇礼楼的六楼,底下的五层为女生,所以上楼需要走室外的露天楼梯,在雨雪天气上下楼梯非常危险,可想当时工作难度有多么大?同学们都有情绪,但考虑到学校发展大计,在辅导员反复的做思想工作,学生干部们积极配合下,终于完成整个搬宿舍工作。搬宿舍那天,我们给同学们租来带有车厢的小货车,辅导员老师亲自上车帮同学们整理行李,摆放整齐,三个小时,完成全部人员的搬迁工作。看到我们老师们尽心尽力,我们学生全面配合,那个画面真的是挺感动,拍了一张照片发到空间,也引起不少校友对母校的怀念,对学弟的点赞,对老师们亲力亲为的感动,也有外校读书的学生表示,咱们做的真到位,他们也涉及搬宿舍,都是自己找三轮车一趟趟的拉行李。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QQ空间的配文:“学生工作不仅仅是繁杂无序,还要时刻做好应付突发状况的准备,面对棘手的任务,如何来面对和处理,考验着这条战线上的每一位同志。在搬宿舍这个事情上,我们看到了需要搬宿舍的同学们的理解,看到了学生会干部的付出,看到了不搬宿舍的同学的热心帮助,看到了罗老师周密的安排,看到了唐老师帮同学们装车卸车的身影,看到其他老师的配合……连老天爷都被我们这些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感动了,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我们一直担心会影响今早九点开始搬的计划,但真的是天公作美,搬宿舍的三个小时没有下雨,搬完之后便开始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直到现在还在继续。有同学说,这一搬得产生有多少对异地恋啊,大家克服克服吧,距离产生美~~相信我们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其次,要有耐心。大学生血气方刚,难免考虑不周,一时冲动做出一些不当的事情来,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劝诫,让他们理性对待遇到的事情。
2015年5月某一天傍晚,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和别的学院的学生因打篮球时产生矛盾,后发出冲突,有同学报了110,待我赶到现场时,有三辆警车闪着灯,有警察现场做录音取证,那个场面以前也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第一次身临其境,也是有点不知所措的。所幸,当时双方并未发生严重的受伤情况,协助警察完成调查后,对两个学院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最后达成和解,随后,我们针对这一起案例,在毕业生中间也再次强调了文明离校的重要性,涉及此次事例的同学,在毕业前的一个多月,也起到了维护稳定的作用,表现很好。
类似的案例还有宿舍不和、宿舍成员有矛盾等现象,男生女生都有,很多时候是针对其中一人,其他几个人能和睦相处,就唯独和一个人合不来。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耐心的去了解情况,仔细分析每个人的想法,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否认,人多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一个人的说法也不一定不可信,要在多次权衡后,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第三,要细心。学生工作繁琐,事无巨细,平时的事务性工作,如各种奖助勤贷补、保险、评优入党、早操早读宿舍等等,其实这些只要用心去做,一般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而最需要费心的是对学生本人的关注,关注他思想上的波动和变化,这更需要细心,通过正面的交谈,从同学那里的了解,甚至是空间、朋友圈的状态,来掌握重点关注同学的情况。
我们学院有名同学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多次打电话说明家里情况,一是贫困需要资助,二是希望老师多关注学生,这名同学我找他谈过很多次,第一次谈话时,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看不出他有太多悲伤的情绪,我说什么他只是点头,整个谈话过程几乎没有说一句完整的话,后了解到他还存在沉迷游戏的情况,后来经过多次谈话,鼓励他正视自己的现状,在宿舍同学的共同帮助下,他的状态逐渐好转,现在路过我办公室还可以主动过来打招呼,聊一聊近况,学习成绩也在逐渐进步,我想他大概也是走过了那段挣扎的日子了。
第四,要有上进心。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虽然已经参加工作,但学习的脚步不能停下来,我们和学生接触时间很长,身教胜于言传,与其费尽力气去劝他们好好学习,增长才干,不如自己努力提高专业本领,提升业务知识。我们学院学生工作队伍里,很多老师都是专业的骨干,他们对待专业的认真态度,影响了身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我们结合红色社团、大学生就业、党建等工作发表了相关的论文,也申报了省市级课题,带着学生一起来做,让学生参与到各种科研项目中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三个关系,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和家人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
第一,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我们在工作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对象,也是我们服务和关注的对象,如何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这是首要的任务。九零后的辅导员老师和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有容易打成一片的优势,也有难以立威的困惑。严厉了,同学们拒之而去,不愿与其交心,避之恐不及;温和了,又会失去威严,或者说什么事情,大家不配合,那么这个关系如何把握和拿捏,因人而异,有些时候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大家在工作中仔细揣摩,认真体会,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管理的方式方法。
第二,和家人的关系。家庭是我们的大后方,可能在座年轻的辅导员老师们很多还没有成家,等成家后,我们会发现,其实不是我们一个人在做辅导员工作,是整个家庭在做这份工作。
2010-2012年期间,我的孩子小,和老人住在一起,家距离学校较远,每周需要我上两次早操,那么这两天需要我爱人早晨和我同时很早起来,送我来上早操,而孩子小,又需要把老人叫醒,陪着孩子,可以说,表面上是我一个人上早操,其实是全家总动员。
我这仅仅是众多辅导员里的一个代表,像这样需要家庭来支持的案例太多了,我们都看过咱们学生自己排的话剧《红烛》,讲述辅导员的故事,丈夫对妻子辅导员工作如此繁忙非常不解“自己的孩子都顾不过来,还去管别人家的孩子”“没人给你多开一分钱工资,干嘛那么卖命?”,但最后丈夫还是同意妻子留在工作岗位上,他去照顾家人。
在家庭和工作中间,不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很多时候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工作,那是因为我们知道,这里面也有太多我们大后方的默默支持和鼓励。
第三,和同事的关系。我们的工作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协作。在工作中也非常忌讳,辅导员只是考虑本班同学的利益,有错误也偏袒,甚至不惜和同事闹出矛盾,那么这就是欠考虑的结果了。学生工作队伍都应该是铁板一块,有问题大家一起面对,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另外,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好分工合作,每人有每人分内的工作,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公共事务的合作,不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和同事融洽的关系是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很庆幸,工作这么多年来,我的同事们都非常知书达理,态度端正,去年和今年我们又引进了两位90后的专职辅导员,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我们将继续共同奋战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
辅导员工作是寂寞和清苦的,“白加黑”“5+2”都是每个辅导员的真实写照,既然选择了做一名辅导员,就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淡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相信天道酬勤,相信自己的价值终会在工作中体现,会在学生的成长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