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处
 首页  部门简介  思政教育  资助中心  艺教中心  心理健康  国防教育  学工系统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国家开发...
学生工作部2024年专业技术职务...
关于做好2024年暑期学生留校工...
关于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研究...
关于评选“2023年河北工程大学...
关于河北工程大学2023年学生工...
关于举办河北工程大学第九届辅...
关于举办2023年河北工程大学大...
  相关下载
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呈报表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兼任“三助...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助教”工...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兼任“三助...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申报建设河北工程大学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项目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通知
2022-10-10 16:06  

 

各学院: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网络育人质量,充分发挥学校网络育人阵地功能,探索新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鼓励师生积极组织、参与网络文化创新实践活动,投身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经研究,决定开展河北工程大学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项目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项目

(一)选题指南

网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互联网+朋辈”思政模式研究

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研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引领研究

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辅导员数字领导力与学生追随力的影响研究

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与防范化解研究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重大纪念仪式中大学生网络圈群互动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

基于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引导实证研究

高校网络文化精准配送理论及路径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政类微信公众号接受行为研究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短视频育人平台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二)建设数量

3-5个重点项目,3-5个一般项目。研究周期1年。

(三)经费支持

重点项目给予2000元经费支持,一般项目给予1000元经费支持。

(四)考核评估

申请人可根据选题指南自行设计具体题目,根据研究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科研团队,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五年内不得申报。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履行约定义务, 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项目完成时间为一年,于2023915日前申请结项。

(五)提交材料

申报人填写申请表(见附件1),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申请人姓名”命名,填写汇总表(见附件2),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汇总表-申报人姓名”命名,两份电子版报学院审核后由学院统一提交。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一)建设任务

1.明确目标。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评价机制,推动工作室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优质化产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领校园网络文化风气,破解网络文化建设难题,提升网络文化素养。

2.凸显特色。工作室要立足学校情况,结合学院特色,聚焦师生需求,从网络文化、网络思政、网络舆情、网络技术等内容中选取方向、明确重点、凝炼特色,在校内外广泛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网络主题活动、网络课题研究、网络产品研发和网络技术服务等,充实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品牌,营造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良好氛围。

3.注重实效。网络文化工作室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传播正能量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基调和精神源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微视频、漫画、H5作品、网文、摄影作品等,以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便捷的体验,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同时,应及时做好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成果的总结应用、转化推广,把相关成果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科创能力教育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将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为提升师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4.长远规划。网络文化工作室应注重长远发展,做好工作室的定位及长远规划,积极培育示范性网络文化工作室,不断提升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及时吸纳新生力量,做好新老成员的传承,保证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方向

微视频类工作室:主要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热点,记录校园人物故事,引导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创作微电影、动画短片、公益广告、短视频、延时摄影、MV等作品,作品适合互联网传播,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以5分钟左右为宜,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

网络文章类工作室:主要抓住国家重大事件、重要历史纪念日、中华传统节庆日等重要节点,针对时政热点问题,撰写内容健康向上、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原创网络文章或网络评论作品。

音频类工作室:主要通过原创歌曲乐曲、改编民歌民谣、翻唱歌曲、演奏作品、MV等形式来分享成长感悟、定格青春记忆,热情讴歌身边的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传递正能量。

图片类工作室:主要通过新闻图片、艺术摄影、书法、漫画、平面公益广告等图文作品,记录学校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人物故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彩时刻,分享自然人文风光,宣传感人事迹,弘扬先进典型。

直播类工作室:主要通过抖音、快手、西瓜等各类直播平台,组织开展线上互动活动,记录校园生活和成长经历的精彩瞬间,记录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

其他类网络创新类工作室:主要创作长图、H5页面、表情包、小游戏、小程序等类别的网络创新作品,设计研发工作室主题创意产品,开展教育大数据、便民服务软件或平台等方面的研发、研究和应用。

(三)建设数量

面向师生,以学生团队为主,征集遴选5-10个重点建设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5-10个培育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周期1年。

(四)经费支持

重点建设工作室给予2000元建设经费支持,培育建设工作室给予1000元建设经费支持。

(五)成果推广

学校定期发布思政教育热点指南,对各网络文化工作室优秀作品和成果进行宣传推广,网络作品和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计入工作室考核评估。

(六)考核评估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一年。在一个建设周期内,对工作室开展中期考核和年终考评。中期考核重点关注队伍、阵地、成果产出等方面,考核合格的拨付剩余经费,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立项,不再拨付剩余经费;年终考评主要从阵地、网络文化成果及影响力等方面对工作室进行考核评估,最终确定考评等级,即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优秀的给与奖励,考核合格以上的颁发证书,下一年度可申请继续立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取消立项,并限制再次申报。

(七)提交材料

申报人填写申报表(见附件3),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申报-申报人姓名”命名,填写汇总表(见附件4),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汇总表-申报人姓名”命名,两份电子版报学院审核后由学院统一提交。

三、建设步骤

1.提出申报。以研究项目负责人、工作室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每个学院申报不少于1个。

学院审核后确定推荐名单,形成汇总表,院领导在汇总表上签字盖学院章,扫描成PDF电子版材料。

提交材料:所有材料以学院为单位,统一于1012日上午12点前发送至邮箱xgbszk@126.com(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及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材料”命名),提交内容为:(1)研究项目申请书word版和工作室申报表word版,分别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申报人姓名”“XX学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材料-申报人姓名”命名;(2)汇总表电子版,分别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汇总表”“XX学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汇总表”命名;(3)签字盖章后的汇总表PDF电子版,以“XX学院大学生网络思政研究申报汇总表”“XX学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汇总表”命名。

2.组织评审。20221013日,学校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评审,确定立项名单并公示。

3.建设管理。20221015日,公示立项的研究项目、工作室办理启动经费(总经费的一半)手续;立项的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在自主运行开展日常建设工作基础上,须接受学校的统一管理与考核,不服从考核管理的取消项目资格。

六、注意事项

1.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具体负责,学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情况课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考核体系。

2.学院要高度重视,将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纳入学院网络育人工作总体部署,完善平台搭建,规范制度保障,强化人员培训,做好组织动员及宣传推广工作,共同推进学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建设。

 

附件:

1.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研究专项立项申请书

2.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研究专项汇总表

3.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申报表

4.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汇总表


学生工作部

20221010

 

附件【附件1: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研究专项立项申请书.doc已下载
附件【附件2: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研究专项汇总表.doc已下载
附件【附件3: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申报表.doc已下载
附件【附件4: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汇总表.xlsx已下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