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处
 首页  部门简介  思政教育  资助中心  艺教中心  心理健康  国防教育  学工系统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国家开发...
学生工作部2024年专业技术职务...
关于做好2024年暑期学生留校工...
关于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研究...
关于评选“2023年河北工程大学...
关于河北工程大学2023年学生工...
关于举办河北工程大学第九届辅...
关于举办2023年河北工程大学大...
  相关下载
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呈报表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兼任“三助...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助教”工...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兼任“三助...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 2021 年度河北省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精品微课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2021-07-13 14:3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推进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 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 43 号)精神,加快我省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精品课程建设,河北省教育厅德育处、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决定联合开展 2021 年度河北省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精品微课程征集评选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性、实效性特征的高质量辅导员专业培训课程,加快构建符合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要求的培训课程体系,进一步引导广大辅导员准确把握工作规律和能力要求,切实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推动辅导员队伍聚焦育人主责,克服本领恐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二、主办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德育处、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河北师范大学)。

三、课程要求

1.总体要求。课程内容应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要紧贴辅导员工作需求,突出问题导向,体现对育人工作的理论阐释、问题思考与实践指导。

2.课程选题。课程以高校辅导员为讲授对象,以能指导和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选题要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选取具体问题,从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切口要小,内容要实,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强,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每门课程应主题突出,体系健全,逻辑结构完整,内容清晰准确,能完整成篇。

课程内容可涵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思政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辅导员职业规划、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题目自拟。

3.技术要求。每门课程,按MOOC 课程形态进行建设,微课时长为 10-15 分钟。应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对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讲授者可出境,也可与画外音相结合,格式限定为:MP4,MPEG,WMV。微课保证画质清晰,文字内容准确无误;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声音清楚,讲解详略得当,需有配套 PPT 或图文进行辅助。

鼓励主讲人就某个方向具体问题形成系统性的连续微课程(如针对学生干部工作,可围绕“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干部培养”“学生干部考核”建设三门微课程,组成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生干部工作”系列微课)。

四、相关要求

1.课程主讲人。课程主讲人应专职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包括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不包含思政理论课教师)。要求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工作实效显著、授课水平一流,原则上至少专职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满3 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2.课程推荐。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组织校内微课程遴选工作,对本单位主讲人的授课能力和必备条件等进行审核,择优推荐不少于3 门课程,选题不重复。

原则上,在岗的河北省1-3 期骨干辅导员入库人员作为主讲人至少参与 1 门微课程建设。

3.材料上报。9 月 3 日前将课程材料(包括课程视频、课程文稿)报学工部思政科(行政楼117)。

五、课程评审

学校组织专家、辅导员代表对课程进行评审,选出若干精品课程,颁发“精品课程证书”,并以正式出版、网络平台展播等方式展示课程建设成果,精品课程将推荐参加河北省辅导员网络培训课程体系,省级评选获奖课程负责人将获邀请加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师资库。

六、版权要求

推荐课程应具有独创性,使用他人作品应取得权利人许可,严禁剽窃、抄袭。课程内容应不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及其他合法权益。主办单位对课程享有专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可进行宣传推广、展示传播、出版等。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龚继峰

联系电话:0310-3969207 18531003198

电子邮箱:xgbszk@126.com

2021 年 7 月 13 日

关闭窗口